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歧-《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第(2/3)页

    结果耿精忠战略绝望之下重新归降清廷,之后,郑经靠背刺盟友抢来的地盘脆得跟纸似的,稍微打一打,就又特么退守厦门了,这表现整个一最佳第六人,延平郡王为满清所立功勋那真是仅在岳乐与图海两人之下,其他的六个大将军亲王拍马难及。

    刘大炮是深深地反感郑经不顾大局的行为的,也因此他在坑郑经的时候心理压力都不大,所以他对背刺耿精忠这事儿,心理包袱非常的重,这不跟郑经一样了么?

    姚启圣则有不同意见,道:“我却以为,范承谟此策也没什么不好,联盟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抗清,若是为了所谓的盟友之谊,而耽误了抗清的大事,岂不是本末倒置?”

    “毋庸讳言,耿精忠这仗打得确实是不好,如范承谟所说,是远不如他自己的部将曾养性的,眼下曾养性已经打得太远,且所占之地都是沿海地区,也就是迁界禁海的地区,粮草,后勤,弹药,是大问题,耿精忠受困于金华城下,就算是想支援,也是有心无力,甚至于只怕他自己也在害怕曾养性功高震主,对他多有忌惮,未必就乐意支援于曾。”

    “丞相,曾养性如此一员虎将,无论他是不是耿精忠的嫡系,若是因后勤不继而导致功败垂成,这难道不可惜么?我潮州有水师之利,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去支援他呢?”

    “说到底,咱们与三藩联合是为了反清复明,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安康,又不是为了他们的富贵权势,而此次来看,这三藩的表现,属实是有些差强人意。”

    “尚可喜尚之信父子就不说了,首鼠两端,让咱们这些盟友和他的属下全都无所适从,有力难出,吴三桂自己率领主力在长江南岸集结,迟迟不见下一步的动作,同样是主力打得远不如西线的偏师王屏藩,再说孙延龄,吴三桂叫他领兵去湖南与他合兵,他却非和马雄杠上,这都是什么狗屁盟友?”

    “臣以为,抗清的不止丞相与三藩,更是曾养性,王屏藩这些拼杀在前线的大明将领,更是这江南数省,数以千万计的无数百姓,是天下人心。若是丞相真要以大局为重,就更应该援助曾养性,而不是顾虑他耿精忠的忌惮不忌惮,丞相若信得过臣,臣愿意独领一支水师,帮助曾养性攻克,并建设宁波,开设西太平洋公司分舵。”

    于成龙闻言冷哼一声,不屑地道:“姚大人,你是绍兴会稽人是吧。”

    “是又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