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科技的疯狂-《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第(2/3)页

    而刘大炮在此之前先是搞公司,后是搞科学院,工匠的社会地位已经照比封建社会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虽然研究的方向都是军工和重工方面,但一法通百法通,事实上这个过程中早就有了大量不成熟的想法出现在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工匠的脑子里。

    因为不成熟,或者是与主业无关,平时这些想法本来也没人提,但现在,只要花在纸上就能卖钱啊!

    总而言之就是,由于刘大炮此前两年多的潜移默化,其实工匠们本身确实是有一定积累的,专利局和殿试这两件事更像是一场东风,直接让工匠们爆了。

    当然,鱼目混珠的也不少,甚至更多。

    管他靠不靠谱,能不能实现,画呗。

    反正有些东西闭眼睛乱画,即便自己都看不懂自己画的是啥,但只要别人也不懂,就可以拿出去忽悠人,且几乎一定会有傻缺上当。

    反正以刘大炮的眼光来看,一千张图纸里真正靠谱的,也就三百多张。

    三百多张里真正能不算太费劲实现的,也就一百多张。

    一百多张里实现出来真的有商业价值的,可能也就二十多张。

    而等到第二个月的时候,专利局批复的图纸更是足足超过了五千张!

    当然,刘大炮认为具有实操性和商业性的,只有百八十张而已。

    而且比较遗憾的是,几乎全都是机械类图纸,找不着半个他最重视的,和化学有关的东西。

    实话实说,绝大多数图纸刘大炮只要看一眼就能做到吸收和改进,这些工匠们的水准照他相比差的还是有点远,起码对他本人来说没什么大用,也没什么真正让他感到惊艳的奇思妙想。

    不过终究还是没动笔。

    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根钉子,眼下还是要趁此机会打造大明的科学氛围才是正经的,他自己的精力毕竟有限,这两年来他大半的精力还是用来处理政务的,剩下的小半精力也都捐献给了自己的老婆们,真的用来搞发明创造的时间可以说是极少的了。

    这一身的科学天赋算是被政治给耽误了。

    所以想了想,刘大炮只是从这些图纸中挑选出一百个他认为最具价值的,分别予以三言两语的批示,而后命令装订成册,对其关键设计隐藏后进行发行,并且给了发明这些图纸的工匠一部分期权,也就不再理会了。

    而这些图纸之中,绝大多数又都是和蒸汽机改良相关的,因为澄海这边研究蒸汽机研究的比较早么,武器长那边已经上了好几个不同种类的蒸汽车床了,而这东西实际上原理又并不复杂,自然很容易就应用到其他行业中去了。

    历史上,蒸汽机这东西最早是应用在纺织领域的。

    然而这个时空可能是因为已经提前有了脚踏式缝纫机,因此纺织行业的研发热情可能也是不高,虽然也已经有了那么几款蒸汽机,但相对并不算太成熟,只适合大批量的制作一些极粗的粗布和粗纱,意义并不大,至少不是划时代的。

    略微有些意外的,反倒是榨油的这个行业的蒸汽机那真是蓬勃发展,配合上一些手动的蒸汽阀门,其中一张图纸甚至完成了一个初步的半自动榨油生产线。

    牛了大b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