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三桂叹息一声,仰头望天,一时间心绪繁杂的很,就听聂氏在一旁叨逼叨道:“眼下这个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反清,我听说长江以北也是起义不断,别人降清你投清,就不怕晚节不保。” 吴三桂闻言只是有气无力地嘟囔道:“我还哪有什么晚节啊~” “你不为你自己想,总得为咱孙子考虑考虑吧,这个时候你再降清,将来若是明廷得了天下,咱们全家非得都被千刀万剐了不可,明廷缺的是骑兵,但人家水师厉害,北伐可能不好打,但西进那还不是探囊取物一样,就你手下的那些义子,有几个真拿你当爹,会为你死守?清廷巴不得让你来消耗南明的实力呢。” “就算最后是清廷重新夺回了天下,康熙还那么年轻,你难道还想耗死他吗?等你老死,清廷恢复了元气之后,他能给我们这孤儿寡母好果子吃么?” 吴三桂不由恼怒地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这三条路,那你让我怎么选?” “哼,我看你啊,早点死了比什么都好。” 说着,聂氏恨恨地一摔门便走了。 事实上,虽然这老吴与原配夫人之间一直都还挺恩爱的,但是他老婆此前因为担心吴应熊,一直就反对他起兵,吴应熊被康熙宰了之后,他与老吴的关系就一直不怎么好,就跟破裂了似的,老吴对她有疚,却是反而他自己越来越像个添狗似的了。 只是对妻子最后甩下来的那句恶毒诅咒,老吴却是忍不住陷入沉思,思索良久,却是自嘲似的苦笑一声道:“如今这天下人,却是不知有多少人在盼着老夫早死的了。” 一时间,吴三桂居然连召集众将士议事的勇气都有点没有了。 世子吴应熊娶了建宁公主后一直就在京城住着,且夫妻感情还很是不错,起事之前一直犹犹豫豫的不愿意走,最终,只把孙子给吴三桂送了回去,吴应熊本人则被康熙给扣下宰了。 这,就不得不说,顺治皇帝的英明神武了(这里采用历史设定,吴应熊和建宁是顺治撮合的)。 也就是说吴三桂一旦死了,吴氏集团内部继承人将会是很让人为难的一个问题,根本就不可能选得出来一个能服众的。而他今年又已经六十多了,这个年龄在古代,也确实是个差不多可以老死的年龄了。 而相比之下,康熙今年二十,刘大炮今年才三十,年龄上都已经差出两辈人了。 而他手下的四大柱石十大总兵没一个是善茬且彼此之间矛盾重重,政治主张也各不相同,而面对一个实在找不出主子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其实反而是压根不立了。 毕竟,他们名义上都是明朝的臣子,名义上他们也有个现成的共主,九难。 要知道这两年来刘大炮的南明朝廷虽然没正式对西南用兵,但谍战工作可是一直在做的,尤其是他还依托着天地会的优势。 比如聂风这大半年来就一直在蜀地帮助王屏藩,王屏藩的女儿还嫁给了刘大炮做小老婆,他想降清,只怕是王屏藩第一个不答应,而刘大炮握有水师之利,完全可以从走水路往川蜀输送补给。 如此一来,王屏藩肯定是要名正言顺的当他的明臣了,以他如今反清以来的功勋,手中握有的地盘和军队,一跃而成为南明手上的军事第三巨头不在话下,地位仅次于马宝和曾养性是没问题的,甚至于更进一步成为军方第一人也不是没可能。 夏国相素来与王屏藩、马宝交好,其政治立场也一直都是很清晰的在以明臣自居,就算是自己女婿,真要是投降满清,恐怕他也不会支持。 第(2/3)页